內容
|
主要介紹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的人文歷史和發展史等範圍。
設立於1949年間,屬於空軍第三供應處,其軍眷舍名原為「信義新村」。本園區經申請國防部「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計畫通過審查,於101年核定為全國13處眷村文化保存計畫之一。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位於清水區具豐富人文歷史外,地底蘊含來自西元前2000-400年前金屬器時代的中社遺址,遍布於港區藝術中心與清水眷村文化園區,1997年開始陸續挖掘,範圍廣大與平埔族的祖先有密切的關連。而地上建築物可道盡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遷臺約66年演變,日治時期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設立於臺灣,清水梧棲地區規劃為化成部稱作新高支廠,本園區為日治時期新高支場的宿舍區。所以園區依舊可見當時宿舍的樣貌。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時期,前空軍發動機製造廠從貴州省大定縣遷臺,接收原石油燃料廠與宿舍區,作為遷廠用地與提供有眷官兵居住。宿舍從最早的單進雙斜黑瓦屋頂、編竹夾泥牆,到住戶依生活需求往前後左右(甚或向上)增建,形成豐富的建築型態、高低起伏的屋頂、錯綜的空間、趣味的巷弄與圍牆關係。目前園區週邊即是改建後的眷改大樓,使園區本身就是一頁眷村發展史,讓基地內從地下到地上至人文風情,皆充滿歷史教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