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中市西區的聯勤招待所,歷經三任市長爭取規劃,有了變身機會!市府著手規劃興建「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採「局部保存、新舊共融」,保留部分舊建築和100%樹木;並納入親子館、公托等婦幼福利服務,搭配非營利組織和志工服務中心等社福設施,為過去陽剛形象的聯勤招待所,賦予全新意義。社會局今(27)日舉行新建工程規劃說明會,向地方說明建物設計和空間規劃。
社會局說明,「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規劃興建地上4層、地下3層。1樓規劃親子館、高齡友善就業商店、世代共融基地和聯勤展示廣場;2樓規劃婦女發展基地和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托嬰中心預計收托80名嬰幼兒,屆時會是台中市最大的公托;3樓和4樓規劃非營利組織和志工服務中心,提供共享交流的多元空間;地下3層規劃停車場,紓解周邊停車問題。
為讓更多民眾了解市府的規劃方向,社會局今日在西區區公所舉行新建工程規劃說明會,邀集建設局、文化局、地方民代以及民眾,說明建物設計和空間規劃,具體回應文資與樹保議題。社會局指出,未來,「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與樹和自然環境共生共融,50棵樹百分之百保留,僅4棵原地移植。正面和部分側面既有建築立面保留,結合新建建築,新舊空間共存交織,並規劃聯勤招待所展示空間,讓民眾了解聯勤招待所原有樣貌及歷史記憶。
社會局說明,根據文史團體資料,台中聯勤招待所在1962年興建,有32間房間,當時稱為「外僑招待所」,內有會議室、吧台間與餐廳。中美斷交後,聯勤招待所為國防部軍備局管理,起初為軍方交誼所,後來委外經營餐廳,2006年餐廳停業成為閒置空間,2012年台中市政府申請變更為社會福利設施用地,2015年國防部無償移撥台中市政府。
社會局表示,聯勤招待所移撥前已報廢待拆,後來民眾提報登錄為歷史建築;經文資審議會專家學者審議後達成共識,認為未達「文化資產保存法」基準,因此不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與紀念建築。此外,經專家學者會勘評估結果,招待所內的樹木未符合老樹公告列管標準。但為了兼顧各方需求,市府參考文資審議建議,廣納各界意見通盤規劃,依照「局部保存、新舊共融」原則,樹木保留,舊空間新利用,以更多元的服務推動各項社會福利,在興建社福設施空間、推動社會福利發展及聯勤招待所歷史記憶保留間取得平衡點。
社會局長彭懷真表示,「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的使用對象兼顧幼兒、婦女、志工與長者,也為非營利組織提供對話及訓練的空間。設計保留舊建物及生態,實踐性別友善環境,符合SDGs多項目標,是一塊富有生命力的基地。興建完成後,原本的50棵樹木依舊在翠綠的土地上茂盛;80名幼兒在公托成長學習;父母和孩子在寬廣的親子館共玩共學;十多萬名志工和非營利組織有了開放交流場域;台中市民擁有了城市裡的全新社福基地。
今日說明會,市議員張彥彤、市政顧問蔡瑞隆、市政顧問邱伯達、市政顧問陳耀宗、市政顧問林進山、市政顧問莊乃慧、市政顧問曹永杉、市政顧問余海倫、西區區長王瑞嘉、西區昇平里里長蕭行凱、公益里里長劉興峰、大忠里里長張智權、公德里里長楊博文、土庫里里長粟藍倩、雙龍里里長林坤泉、土庫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曾萬春、公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志銘、余曉嵐建築師出席,以及立委黃國書、市議員黃守達、江肇國也派代表與會。(12/27*17)*社會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社會局 陳先生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37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