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市政新聞 > 歷史市政新聞(6個月以前)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臺灣塔經費「一塔變兩塔」且定位不明 林市長:暫緩執行並尋求替代方案

臺灣塔經費「一塔變兩塔」且定位不明 林市長:暫緩執行並尋求替代方案
臺灣塔經費「一塔變兩塔」且定位不明 林市長:暫緩執行並尋求替代方案
臺灣塔興建經費暴增近1倍,並缺乏在地精神,市長林佳龍明確表示不會接受預算膨脹,「一塔變兩塔」,指示暫停執行規劃設計,並由都市發展局召開公聽會及組成專案小組檢討,以議會通過的80億元預算為上限尋求替代方案,同時也由政風處追查背後是否人謀不臧。
都市發展局代理局長王俊傑今(19)日在市政會議中專案報告指出,臺灣塔依國際競圖結果,由日本籍建築師藤本壯介以城市綠洲概念得標,原訂預算80億元,但103年12月8日規劃單位提送第四次期中報告,概估工程發包預算竟大約134.3億元,使得總工程經費高達150.8億元,「一塔變兩塔」預算膨脹,不符合市議會總工程經費不得超過80億元的附帶決議,同時也刪除原有的環境品質監測站與廣電或數位訊號發射等功能。此外,原規劃報告中指出,臺灣塔以一年可吸引565萬參觀人次,評估市府每年有土地租金等七千多萬收益,評估太過樂觀。
對此,林市長表示,錯誤的決策,比貪污還可怕,臺灣塔不僅預算膨脹,而多次變更設計,導致耗資倍增,卻缺乏在地文化與臺中精神,使得定位不明,問題重重。此外,有很多工程專家也指出臺灣塔結構複雜,施工可行性恐不樂觀,受限於上述客觀因素,已非市府主觀上想不想建臺灣塔的問題。
他也以剛得到美國蓋提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評選,獲得十大現代建築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為例,指出偉大的城市需有精神性地標,路思義教堂不僅是建築也是精神文明,是人與上帝間的溝通,建築簡單又豐富,已經成為臺中的精神性的地標。
他強調,塔再高都有被超越的一天,不是蓋得越高就越偉大,若希望臺中成為國際性城市,就必需尋找在地特色與國際對話,若只想在建築技巧或規模取勝,是否能得到別人的認同?必須審慎思考。
因此,林市長指示除近期內已接近完成的「單元意象模組(Mock-Up)工程」與「OT案前置規畫作業」外,其餘臺灣塔案的規劃設計工作均暫停執行;牽涉到的契約賠償金額約3億元,但若繼續興建下去,要花150億元。暫停執行期間由都發局召開公聽會廣徵民意,彙整民眾對臺灣塔後續處理的意見,尋求可能的替代方案。
此外,倘若不蓋臺灣塔,林市長也請市府各局處構思替代建設模式,可考慮結合基地周邊創新研發專用區,建立臺中市產業研發能量,引進水湳的亮點計畫。
對於臺灣塔的各項問題,各局處首長也踴躍發言,建設局長黃玉霖發言指出,原定預算為80億元,但是委託規劃設計費卻有8億4200萬元,超過法定10%上限,應深入了解。
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若每年可吸引565萬人次遊客,則一天就有1.6萬名遊客,即使全部以遊覽車接駁,車流長度達四公里多,水湳經貿園區也不可能消化這麼多人潮、車潮。
經發局長呂曜志也說,臺灣塔吸引的巨大交通量,與水湳經貿園區的研發概念相互衝突,如果在那裏設立這麼大地標,有這麼大的交通量就毀了。
消防局長蕭煥章指出,若1.6萬遊客登塔參觀,將會超過空中救護隊的救護能量,而消防設備如何配置,在公共安全是很大的問題。
文化局長王志誠指出,規劃在臺灣塔地下一樓的城市願景館,當初規劃為占地6,000平方公尺並有獨立展館的「臺中博物館」,在多次變更設計後,竟只剩下700多平方公尺,聊備一格,希望重新檢討。
財政局長林顯傾指出,臺灣塔建設完成後,需繳交的地價稅與房屋稅,並未被列在成本內,故原計畫一年七千多萬的收益,必須重新檢討。
林市長強調,興建臺灣塔不應加劇房地產炒作,使都會不平衡發展,他指示都發局評估將該地轉變為大臺中智慧城市雲端維運中樞,結合周邊的創新研發專用區,以及建構水湳經貿園區為生態綠能零碳智慧城市示範發展區的可行性。
他也指示政風處、主計處追查此案背後是否有人謀不臧情事,以及無法遵守議會核定80 億元預算上限的原因。
林市長說,水湳是臺中市的鑽石,必須妥善使用、擦亮,並先確定其核心價值,再來決定臺灣塔的定位,展現臺中的精神與城市特色,留給百年之後的子孫。(1/19*10)

聯絡人: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聯絡電話:04-22289111

  • 市府分類: 都市發展
  • 發布日期: 2015-01-19
  • 點閱次數: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