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農業局表示,二期再生稻是海線地區特有的產品,但品質參差不齊,因此農業局推動海線二期契作非基改大豆計畫,今年委由台中市農會與農民簽約種植、收購非基因改良大豆,共有143位農民參與,總面積100公頃,透過契作規定,嚴格管控農藥及肥料施用,並輔導農民申請產銷履歷認證,確保生產最在地、最安全、最健康的國產非基因改良大豆。
台中市農會表示,參與契作農民的黃豆保證收購價為每公斤50元,還補助農民相關的農業資材費用,並可獲得中央每分地4,500元的轉作補助。此外,台中市農會也積極輔導在地青年農民組織專業化的代耕團隊,統一進行代耕作業,讓所有的契作農戶都能安心參與契作。
將近30人的代耕團隊成員中有四分之一是青農,參與契作代耕團隊的百大青農張閔翔就說,代耕已經是農業的主流,將土地交給專業化和一貫化的耕作團隊,確保收成的精良,反而更省成本。
農業局長王俊雄表示,台灣有九成以上的雜糧作物是進口的,不但有基改的食安疑慮,且也有運送里程、儲藏時間等顧慮,今年首度試辦一百公頃的大豆契作,初期將磨成豆漿提供給台中市學童營養午餐使用,明年計畫擴大種植面積到300公頃,將可進一步做成豆類加工製品,他向契作農民保證,轉作大豆的收入絕對比種植再生稻要好。
王局長指出,透過契作規定,嚴格管控農藥及肥料的使用,同時可協助農民取得產銷履歷認證,食安無虞,另一方面,由於大豆幾乎採用機器耕作,技術門檻較高,採用代耕模式,可以維持專業品質。
農業局指出,大豆最適合播種期間為每年立秋至秋分期間,但今年因之前颱風及鋒面帶來的豪雨,造成契作田區太過潮濕無法播種,上週開始天氣轉好,所有契作田區約有7成已達播種所需土壤乾度,台中市農會與青年農民代耕團隊隨即動用6組曳引機及4組大豆播種機,同步進行整地及大豆播種工作,期能在秋分之前播種完畢,預計明年1月收成。
契作農民黃春富表示,大豆是旱作,和他種水稻管理和技術都不同,但人生總有第一次,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種大豆,如果效果不錯,當然會繼續種植。
此外,為使契作農民充分認識大豆栽培播種的行前準備工作,農業局特地配合播種工作,今明兩天在清水、大肚及大安辦理三場次的大豆播種田間示範觀摩會,讓所有的契作農民能透過田間示範觀摩,對大豆栽培播種有進一步的了解。(9/15*13)
聯絡人: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游小姐
聯絡電話:04-22289111 分機5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