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市政新聞 > 歷史市政新聞(6個月以前)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中市易壅塞路段改善計畫2個月展成效 林市長盼建立智慧交通系統

中市易壅塞路段改善計畫2個月展成效 林市長盼建立智慧交通系統
中市易壅塞路段改善計畫2個月展成效 林市長盼建立智慧交通系統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今年5月啟動易雍塞地點改善計畫,針對全市17處易壅塞路段依道路特性,透過車流分流、放寬匝道管制、號誌時制調整、車道重新配置、增設指示牌面、設置分隔設施、加強取締違停等方式進行改善,經過2個月的努力,目前車輛等候長度及停等時間縮短15%以上,部分路口更大幅縮短了50%以上,成效顯著。
對此,市長林佳龍表示肯定,但強調長遠而言,仍必須建立智慧交通系統,涵蓋的面向整合交通、水利、都發、建設、防災應變等,以智慧營運中心(IOC)及決策支持系統(DSS)的概念,提供全市即時資訊,並透過資訊的分析、預測來協助做出決策。
台中市政府今(21)日在台灣大道市政大樓舉行道安會報,由交通局進行「上下班時段交通改善計劃及推動情況之檢討」專案報告。交通局表示,易壅塞地點改善計畫由副市長林陵三召集交通局、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及各分局、各區公所等單位,經過跨局處單位多次會勘,綜合交通局大數據分析及警察局針對本市重要路口、路段交通現況及民眾反映,提列具體改善方針。
盤點出的17處優先改善路段,均位於交通幹道交會點,或商業活動頻繁地區,包含國道1號中清交流道(中清路至環中路)、豐原交流道(神岡區中山路)、台74線沿線匝道、以及市區道路台灣大道沿線、中山醫大、公益路、三民路、崇德路、火車站前等。
為針對各路段現況問題,對症下藥,交通局多次邀集府內及府外相關單位(如高工局與公路總局)共同研議並逐一會勘後,於5月中依各地道路特性提出改善措施,透過車流分流、放寬匝道管制、號誌時制調整、車道重新配置、增設指示牌面、設置分隔設施、加強取締違停及挹注警民力加強指揮疏導等方式,多管齊下,以有效改善壅塞狀況。
經市府及各機關兩個多月努力,依據各分局警員現場調查結果顯示,已有16處地點的車輛等候長度及停等時間縮短了15%以上,部分路口更大幅縮短了50%以上,如台74線快速道路青海路匝道、台74線環中路與向上路口,及台灣大道的忠明南路至英才路段等,改善成效顯著。
交通局表示,未來仍將持續檢討調整,針對台灣大道沿線,將以分流概念重新規劃指示牌面,引導車輛分流至其他平行道路進入市區,以紓解台灣大道交通壅塞情形,並透過車流的均衡分布,提升整體路網運轉效率。
交通局也強調,交通改善並非一蹴可及,仍將持續以滾動檢討方式推動改善措施,並將此次跨局處合作的成功經驗,建立機制,擴大運用至其他主要交通幹道。中長期而言,將積極推動軌道運輸骨幹建設,落實MR.B&B複合式交通系統藍圖,以根本有效解決本市交通問題。同時透過智慧交通環境的建置,提升交通運轉效率。
另外,為讓用路人掌握即時交通路況資訊,交通局提醒,民眾可下載「臺中i-Yo」APP,出門前先查看,選擇車流較少的替代道路,以安全快速抵達目的地。
林市長表示,市府應建立整合交通、水利、都發、建設、防災應變等的智慧交通系統,並以智慧營運中心及決策支持系統概念,提供即時資訊並做出決策。此外,也建議中央應開放交通事故資料、推行全國各縣市交通事故大數據分析,透過資料進行檢討,得以找出交通安全潛在的影響因素,進而改善整體。
林市長也建議,過去生活圈道路的經費補助,改由分配地方的汽燃費來支應,可能造成排擠效應,中央要用專款專用的方式補助道路安全經費。汽燃費應改為地方稅、依照汽車數量進行分配使用,由地方進行交通基礎建設等改善措施,才符合環境正義與收取稅賦目的。(7/21*14)*交通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聯絡電話:04-22289111

  • 市府分類: 交通運輸
  • 發布日期: 2016-07-21
  • 點閱次數: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