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去汙名化 - 用接納與關懷面對罹患精神疾病的朋友
黃雅羚 臨床心理師
2020年初,正當我們準備迎接熱鬧的農曆新年的到來時,一種神秘的傳染性疾病正逐漸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悄悄蔓延。世界各國的政府為了防堵這種新型傳染病的傳播,開始對於確診者進行嚴格的隔離措施。台灣的電視媒體們更全天候的對於國內陸續出現的確診者開始進行密切的追蹤報導,當時我們在媒體的渲染之下對於確診者開始感到害怕,網路上和大街小巷中時常可看到批評確診者的言論,指責確診者不該把病毒帶回台灣。這些尖銳的言語彷彿劃出了一道界線,將確診COVID-19的人和其他人劃分成兩個群體。確診者即使康復回到原本的生活,卻仍飽受旁人的歧視和汙名化。
接著,我們把時空帶回2023年的現在,隨著世界各國疫情逐漸平息,防疫措施也逐漸解封。國內曾確診的累積人數超過千萬,相信正在閱讀文章的您,自身或周遭親友可能都曾經感染COVID-19。現在,聽到身邊有人確診時,您的反應是什麼呢? 可能許多人都會稍感驚訝後表達關心,甚至熱心分享自己確診後保養身體的方法,祝福對方休養後能夠早日康復。
那麼,為什麼經過三年的時間,我們對於COVID-19確診者會從一開始的歧視,變成現在的平常心看待,如此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呢? 心理學研究顯示,歧視和汙名化主要形成的原因,通常是因為我們不了解這些對象,或是缺乏了解的機會,因而將他們貼上了「和我們不一樣的標籤」。這些被貼上標籤的對象開始被其他人視為異類,區分成「我們」與「他們」之間,逐漸形成對立的關係,甚至對於非我族類的「他們」開始做出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視。但是當「我們」對「他們」越來越了解之後,就會漸漸發現彼此之間其實沒有太多的差異,這些標籤就會自然消失,「他們」也會逐漸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身為在精神科領域工作多年的臨床心理師,我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精神疾病患者身上背負著社會上最沉重的負面標籤和歧視。許多患者都曾難過又無奈的向我訴說他們曾被歧視的經驗:在學校遭受同學嘲笑是神經病等言語霸凌和排擠、求職時被知道是精神疾病患者而喪失了機會、在便利商店購物被路人投以異樣眼光、甚至還有患者曾在搭公車時因為刷愛心卡被司機罵「肖ㄟ! 給我去後面坐」。
我們周遭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生活中時常飽受旁人的誤解和歧視,就如同疫情剛爆發時的COVID-19確診者一般。但不同的是,精神疾病患者在社會中所占的比率相對少數,大多數人都缺乏了解精神疾病的機會。因而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通常都是停留在重大社會事件發生後,新聞媒體過度誇大和渲染的負面報導。因此大眾對於精神疾病容易感到陌生,進而受偏差的資訊影響而心生恐懼和排斥。卻忽略了大部分患者只是因為精神疾病影響了大腦功能,而造成認知功能、情緒、行為、人際互動等層面上的種種困難。其實,他們都是如同你我一般,走在大街小巷、過著日常生活的平凡人。
如果我們能夠回想起自己在這三年來對於COVID-19確診者態度的變化,想起歧視和誤解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傷害。我們就可以試著以同樣的方式撕下自己心中對精神疾病貼上的那張標籤、試著理解精神疾病、試著用平常心和患者相處。將「他們」視為「我們」的一份子,如此即可幫助他們更加融入社會生活,「他們」就會逐漸變成「我們」。讓我們一起試著用接納與關懷面對罹患精神疾病的朋友,一起營造更加友善與包容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