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裡,涉及職場心理健康的諮詢面向更為廣泛了!以前同仁們談的工作壓力多半來自工作績效與團隊互動,但自從疫情來臨之後,熟悉新事物(如:3C產品、視訊軟體)與開創新工作模式也成為新的工作焦慮源。人們無法再以週而復始的工作步調面對巨變的外在環境,熟悉的慣性無法帶來熟悉的安全感,每個人隨時要去迎接、面對和學習新事物,生活型態的轉型也夾帶來不少的生存焦慮,因此本文將來談談如何與這份焦慮感共處,讓您在多變的環境裡,仍能幫助自己的心好好地安住於當下。
在談如何與焦慮感共處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位很有名的心學家Viktor E. Frankl,他在二次大戰時期,曾被囚禁於集中營飽受折磨,靠著自己的信念在困境中生存下來,其認為「身為人免不了身心層面的限制,但卻擁有意志選擇的自由」,因此,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可以嘗試將Viktor E. Frankl的精神落實於生活中:或許我們無法抵擋環境的多變,但我們擁有的自由是「重新詮釋對安全感的理解」,讓自己的心能隨時獲得照顧,定錨在一個隨時被留意覺察的狀態上,才不那麼容易隨外在的變化漂泊於焦慮與恐懼的汪洋中,故以下將分享照顧身心的三步驟。
照顧身心的第一步,是洞察自己當下的身心情況:有些人可以敏感於自己的情緒狀態,但有些人無法,他們只能感受到身體有些不舒服、生活過得不順遂。站在筆者長期從事職場壓力評估的經驗,我會試著引導同仁回想自己這陣子的身心狀態,以及何時開始有了這些身心感受,在排除生理疾病的可能性後,引導同仁正視當前的身心訊息,並建構同仁用健康的態度面對這些身心警示-當身心發出警訊時,都是我們正視自我照顧的好時機,不要陷入可憐自己或怪罪他人的處境,而是要找方法讓自己在覺察後能獲得照顧,避免持續忽視自我照顧而導致更多身心警示燈的亮起。
照顧身心的第二步,是擁有正確的觀念幫助自己提升身心韌性:筆者常常會形容我們的身心就像是一條橡皮筋,當我們疲於應付外在環境而忘了自己需要休息時,這條橡皮筋就容易被粗魯的拉扯斷裂,身心會有很多不舒服持續堆疊到不能承受而重重潰堤,這是十分不健康的工作生活模式,因此我們要學習規律地為自己預留一些休息片刻,讓我們的身心能獲得有彈性的喘息,如此這條橡皮筋就能越來越有韌性,能承載更多職場環境的變化,也能讓職涯之路走得更久遠。於此,規律的休息可以是列入每日的規律作息,也可以是每週或每月的規律排程,重點是練習在生活中為自己保留紓壓時刻。
照顧身心的第三步,是選對方法進行紓壓:在各式的紓壓講座中,筆者常常會詢問聽者紓壓的方式為何,企圖引導大家思考自己是否「選對方式」進行紓壓。那什麼是對的方式呢?筆者通常會解釋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運作,這兩者是相互抗衡的機制。在工作過程中,多是2:1的比重呈現,人們必須保持隨時備戰的狀態,因此使得交感神經比較亢奮,所以上班空檔、下班或假日時,就要用對紓壓方式來刺激副交感神經的活絡,才能達到紓壓效果,並促進自律神經的平衡。比如:腹式呼吸、慢慢飲水、慢慢散步、享受音樂節奏、親近大自然等放慢步調且將意識拉回當下享受慢活的生活形式都是有助於讓內心平靜穩定、讓身體獲得療癒的充電模式。
以上談的照顧身心三步驟其實並不困難,我們可以運用口訣「OUT」記住它,並活用於生活中。O是指observe,觀察身心當下的訊息;U是指usually,經常幫自己刻意安排休息片刻;T是指try,試著做一些活絡副交感神經的紓壓方法照顧自己。希望這個方法不僅能幫助您在職場上隨時留意身心的焦慮感,回到自我照顧的調頻狀態,同時也能因為您的身心獲得妥善照顧後,無論在團隊互動或工作績效上都擁有更好的表現!
-
文/吳曉萍 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