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專業服務 > 心理健康 > 心理衛生 > 衛教資源 > 衛教文章 > 友善校園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青少年】- 青少年的情緒小將

青少年的情緒小將

蔡素琴諮商心理師

什麼是情緒小將?

    我們的內心都住著一群情緒小將,例如快樂、痛苦、輕鬆、煩躁、焦慮、安心、滿足、失落、幸福、孤單、憤怒、寬容、勇敢、脆弱、忌妒、自責、驕傲、羞愧……,這個龐大群體中的每個成員都很有個性,有的情緒小將喜歡被看見,很暖心也很好相處;有的很頑皮,總是不按牌理出牌;有的簡直像音速小子,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到處碰撞,所到之處都留下被衝撞的痕跡;還有一些情緒小將超級低調,習慣把自己藏得很深,抑或躲在其他情緒小將底下,讓主人隱隱作痛,卻又不易察覺到它們的存在。這群情緒小將無論個性如何,都真心誠意地想幫助主人接收到來自身體與心理的訊號,提醒主人停下來覺察、感受自己怎麼了,關照、修復自己受苦的地方,並看重、珍惜、感謝自己在生活中的難得與不容易。

青少年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是怎麼被召喚出來的?

    青少年不僅要面對身體與心理發展上的變化,學習如何與之共處,還會因為認知能力的精進,逐漸擁有獨立思考、批判的能力,所以與父母、師長容易因意見不合而引爆衝突。此外,青少年極為渴望在同儕關係中獲得一份歸屬感,生活中也時常要面對一連串的抉擇並為抉擇負責,其認知能力的發展所帶來的多元複雜想法,會使他們在做決定、與人相處的時候,內心形成許多相互矛盾的小劇場彼此拉扯著。而更麻煩的是,社會文化對於足以稱為「有為青少年」、「優秀青少年」訂定了一套制式化的標準,這些對青少年的要求與期待,讓他們很難看見、欣賞自己的優勢,無法順應自己的優勢成就被自己悅納的「我」。因此,青少年內心那些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時常被召喚出來,它們其實對主人都心懷好意,希望能幫助主人發現自己的核心問題、釋放壓力好過一點,但它們實在太難相處了,有時會讓青少年無法招架、不知所措,所以選擇壓抑、逃避、漠視它們的存在。

青少年如何與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共處

    每個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都反映出青少年所遭遇的困境,要怎麼做才能接收到它們想傳遞給青少年的訊息,讓它們發揮幫助青少年的功能呢?以下提供青少年以及關心青少年的成人參考:

  1. 接納情緒小將:情緒小將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好不好相處的問題。青少年要拋開對情緒小將的偏見,當它們出現的時候,無論是痛苦、焦躁、憤怒,抑或羞愧、脆弱、自責等,青少年若能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擁抱它們,透過自己喜歡的活動,例如玩音樂、繪畫、書寫、閱讀、運動、找人聊聊、自我對話等,讓情緒小將有自由伸展的空間,它們才不會失控亂竄,或隱藏起來令青少年感到悶悶不樂卻又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而身旁的成人,也要給予青少年擁抱情緒小將的時間與空間,不要急於做什麼,有時候尊重青少年的沉默與獨處、靜靜地聆聽他們說話,也許就是當下最好的支持與陪伴。
  2. 聆聽情緒小將傳遞的訊息: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是被青少年所遭遇的困境召喚出來的,所以它的出現是一種警訊,提醒青少年注意自己正在扛著已超乎其負荷範圍的壓力,需要停下來好好關照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如果難以覺察、理解情緒小將要告訴自己什麼,可以找自己信任的父母、師長、輔導老師、心理師聊聊,幫助自己釐清自己怎麼了。暫時收不到訊息也無須著急,別忘了,有些情緒小將善於隱藏,甚至躲在其他情緒小將下面,例如,委屈與憂鬱就時常躲在生氣的底下,讓人誤以為那只是生氣。用心聆聽,才能聽見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那是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想傳遞的,一旦聽見了,就能看清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了。青少年要釐清自己的困境是件不容易的事,關心他們的成人千萬不要帶著「預設立場」「理所當然」的幫他們解讀哦!
  3. 真誠面對並回應情緒小將所傳遞的訊息:聽清楚也看明白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傳來的訊息之後,緊接著青少年面臨的考驗是,如何在困難中開展多元的可能性,這是召喚「勇敢」這個情緒小將的時刻,但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要能順利地轉換為陽光、好相處的情緒小將,關鍵在於青少年是否願意表達、尋求協助,是否能在脫困的行動過程中看見並欣賞自己的勇氣一點一滴的生成,這過程很需要一份讓青少年感到信任、被接納的關係相伴。關心青少年的成人要謹記自己不是青少年情緒小將的主人,所以不要叫他們漠視情緒,也不要一直催促他們趕快揮別陰霾,更不要老是下指導棋,而是為青少年營造不被批評、指責的氛圍,陪伴其找尋情緒的出口,就算走錯了,也是一種體驗與學習。

    情緒小將沒有好壞之別,只有好不好相處的問題。懂得接納、擁抱情緒,聆聽情緒要告訴青少年什麼,青少年往往能從情緒傳遞的訊息裡,看見自己沒有發現或不想面對的問題,進而有機會嘗試跨越難題、長出勇氣、轉換心情。所以,下次不好相處的情緒小將出現時,別再打壓它們了,要學習與它們共處,不然就收不到它們要送給主人的禮物了。

 

 

  • 市府分類: 衛生醫療
  • 最後異動日期: 2023-11-03
  • 發布日期: 2023-11-03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
  • 點閱次數: 225